(导报记者 林少蓉/文 陆*航/图 通讯员 刘启国 )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,餐饮行业陆续恢复“堂食”,这对民众来说自然欣喜万分,但是餐饮的食品安全仍然是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。餐饮单位的食材质量是否有保证?后厨卫生是否过关?疫情防控要求是否落实到位.....本期市食安办“月月十五查餐厅”行动通过市民投票,对排名靠前的SM城市广场三家“网红”餐厅进行突击检查。
螃蟹足够新鲜但地板潮湿需要整改
这三家网红餐厅分别是:胖哥俩肉蟹煲、绿茶餐厅和京町乌丸。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食材质量、后厨管理、人员健康管理、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这四方面。昨日上午10时,厦门市食安办、市民代表和市场监管执法人员、媒体记者第一站来到胖哥俩肉蟹煲。在餐厅门口,餐饮人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对入店者进行测体温、查看健康码。随后执行人员一行认真查看了热菜间、后厨、食材仓库、冰箱、等重点区域。发现该餐厅整体卫生情况都不错,特别是螃蟹的进货单据,上面有名称、数量、单位,总价,发货单位盖章等,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,可以及时溯源,找到供货商。
喜欢吃蟹的朋友都知道,螃蟹除了吃它的膏厚*肥外,新鲜度更是第一要素。如果有不新鲜的螃蟹,有细菌大量繁殖,是坚决不能吃的。检查过程中,执法人员重点查看了死蟹的处理方式。店员表示:“死蟹都是直接销毁丢弃厨余垃圾桶。”在店员随后取出的记录本子上,导报记者看到,最近一个月,有登记三次死蟹销毁的记录。
但美中不足的是,该店的螃蟹加工区域地板较潮湿。江头市场监管所一级主任科员贺慧敏表示,地板潮湿容易滋生细菌,同时也会造成操作人员不慎滑倒的可能。后期要求整改,建议购买吸水垫,保持加工区域的整洁和干燥。
食物未及时密封垃圾桶没加盖
在绿茶餐厅,执法人员发现存放在冰箱里切好的食材,盒子上没有贴标识标签,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同时加工区域的调配料在没有使用时,未及时加盖。而在京町乌丸餐厅,执法人员也发现后厨切配不规范,加工太多,导致没有及时对食物进行密封,容易造成细菌的感染,同时该餐厅的垃圾桶也没有加盖。随后,执法人员在货架上,随机抽查一瓶今年6月24日进货的寿喜汁调味品,要求工作人员提供进货台账,该店无法提供出来。
针对以上问题,贺慧敏表示,会及时责令整改,特别是京町乌丸餐厅,店长和员工对于相关规定并不熟悉,下一步会对员工集中做一个规范培训。
此外,市民代表分别从三家餐厅挑选了螃蟹、鸡爪、牛蛙、油麦菜等食材,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快检,检测结果均合格。
声音
网红餐厅追求时尚健康安全同样要重视
市民代表、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许晓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今天检查的三家餐厅在食材安全、后厨卫生、防疫要求等方面都做得不错,比如生熟食品的区分储藏,热菜间、蟹间,水吧等布局合理,个人卫生制度完善、采购食品合格证完整。三家餐厅类型不同,可见外向型的厦门饮食结构呈现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元化,除了传统的闽菜之外,还有很多其他城市的菜系、网红连锁餐饮以及西餐、韩餐、日料、东南亚菜等丰富多样的业态。网红店在追求时尚、好看、好吃的同时,更要重视健康、安全、卫生这几个关键词!今年,厦门正在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,每个人都是食安的一道防线。